2021年,我院就业工作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双高”建设和学院中心工作,坚持“三全”育人,全面实施“就业质量提升工程”,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实践教学,重视校企合作,推动实习就业一体化建设,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得大幅度提升,就业率、就业质量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
2021届毕业生共计199人,均为省内生源,男生59人,女生140人,分属汉族、藏族、回族、东乡族4个民族。
(二)毕业生结构
2021届毕业生有3个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专业54人,占27.5%;酒店管理专业60人,占30%;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85人占42.5%。各专业人数比例如下表所示:
图1 各专业人数比例图
(三)就业情况
1.毕业生就业率
2021届毕业生199人,截至2021年6月,毕业生实现就业195人,总体就业率为97.99%。
2.按专业统计
2021年旅游与烹饪学院总计199人,旅游管理专业55人,就业率:98.15%;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60人,就业率:100%;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85人,就业率:96.47%。各专业就业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2 各专业人数比例图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方式分析
2021届毕业生就业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协议就业率为92.96%;劳动合同就业率为0.1%;升学率为5.53%。另外还包括应征入伍、灵活就业和其他方式就业等多种就业方式。
图3 毕业生就业方式图
(二) 就业地域流向
2021届毕业生就业地域以甘肃省内为主,省内就业毕业生83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40%以上,学院所在地酒泉市,接收毕业生人数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10%;到外省就业的毕业生也相对较多,比例为60%左右。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如下图所示:
图4 就业地域流向图
(三) 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学院毕业生就业单位多达30余家,大部分为学院合作企业,其次为事业单位或者高校,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图如下:
图4 毕业生单位性质流向图
(四) 行业流向
学院各专业主要就业行业性质为旅游、餐饮行业,毕业生到各大酒店、旅行社的比例较高,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96.50%,专业对口率较高。
图5 行业流向图
(五)特困生家庭毕业生就业情况
学院2021届毕业生中共有92名特困生,截至报告期,92人实现就业,就业率为100%。
三、就业工作主要举措
(一)加强专业技能培养,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持续发展能力
学院各教学系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制定了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明确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在课程设置上,丰富了专业拓展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专业技能培养上,采用校企深度合作方式,加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并通过参加专业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和技能大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我院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取得不俗成绩,学生整体专业技能水平显著提高,为将来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做好了准备。
(二)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实践教学、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
我院一贯注重贯彻落实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精神,坚持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各专业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在校期间,学院与酒嘉地区数家合作企业推行“4+1+2”教学模式,与额济纳旗数家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践教学”活动,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院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院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共赢模式。通过召开年度产教融合峰会,加大校企联系深度,掌握校企供需关系,实习、就业有效结合,进一步解决了就业中遇到的问题。
(三)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提升就业质量
根据企业的需要和专业特点及毕业生就业期望,通过多种渠道联络适合我院专业特点的用人单位,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交流、双向选择的就业服务平台,精心组织了2021年线上双选会。利用辐射效应,通过多种合作方式,扩大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做到实习、就业统筹兼顾、实习促进就业。通过召开线上双选会,在原有合作企业基础上,吸引了北京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发现风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路上餐饮集团等5家餐饮企业,合作期望殷切,有望在2022年进行正式合作,为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拓宽了渠道。
(四)多措并举,开展了全方位就业服务
1.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就业,学院每年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调查,了解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需求,听取学生意见,从就业能力、就业意向、就业技能及服务等方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就业心态,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服务工作。
2.实习前,组织学生开展岗前培训,比如订单班提前授课,重点进行体能训练、职业礼仪培训、服务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培养、职业思想教育、专业理论强化、操作能力提高、人际关系处理等。组织进行了实习培训汇演,通过培训为学生明确了实习的目的,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给予特别关注,组织班主任深入班级、课堂、宿舍,及时掌握就业困难学生思想状况,统计就业困难学生情况,分班级建立就业困难学生档案和数据库,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对一”帮扶,提供个体咨询、技能培训、优先推荐、就业补贴等措施,重点开展就业跟踪和帮扶工作。
4.对网上签约内容进行线上培训。线上签约代替纸质协议书,是今年就业中最大的亮点,同时也是难点,就业干事多次组织学生进行线上指导,通过召集志愿者、集中培训,安排专人进行就业协议的填写与督促,明显的提高了就业协议的审核通过率。
(五)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学生科学、客观自我定位
1.从学生入校开始,通过专业认知与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从大一开始灌输就业择业思维,邀请各专业专家进校讲座,对行业发展、职业前景等情况做详细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发展情况提高职业兴趣和目标,提高就业精准度。
2.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来校宣讲。介绍专升本、大城市实习就业创业等情况,让学生全面了解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为进一步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提供依据。
3.课余时间,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就业指导,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全面信息、就业期望,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做到降低自身期望,从实际出发;提高就业能力,多参加培训;拓宽就业思路,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全面客观评价自己,根据社会需求,合理定位,做好职业和选择,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创业促进就业
加强教育指导,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增强学生创业能力。在保证做好各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以核心能力课程、第二课堂体系(任意选修课)、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就业指导、就业见习、志愿服务、创新创业讲座以及创业榜样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将创新创业渗透进学生的日常学习,提高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2021年在中铁二十一局杯”第二届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暨第二届沿黄五省(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甘肃选拔赛决赛中,王晓梅、宋雪娇指导的20级烹饪1班学生龚智荣获一等奖,创新创业案例比赛荣获甘肃省一等奖。
四、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与评价
(一)就业质量分析
2021年我院199名毕业生,195人签订就业协议。专升本11名学生,分别进入甘肃政法大学、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兰州文理学院、兰州工商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兰州博文学院继续深造,为高质量就业。145人为校企合作单位,签订实习单位的基本上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骨干员工,其余39人自主选择就业单位,就业学生中90%学生薪资待遇超过3000元,30%学生工资超过4000元。两人实现自主创业,一人考取事业单位,支援边疆建设,就业质量整体较高。
(二)满意度评价
1.通过发放问卷星的方式对毕业生就业满意程度和企业满意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关键问题聚焦为以下几点:
(1)学生对学院推荐的就业单位满意度一般,主要问题归结于部分岗位与专业不能完全吻合,轮岗机会少,技能提升慢。对于此问题,需与企业进行沟通,增加轮岗机会,提供更加宽阔的提升平台。
(2)企业普遍认为部分学生吃苦能力不行,受不得委屈,思想容易波动。对于此问题,对学生在校的吃苦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做好思想引导。
(3)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现有合作企业国企较少。全球高端连锁酒店发展较为缓慢。对于此问题,依托学校影响力进行逐步拓展,不断增加顶尖企业的合作。
五、发展趋势
(一)近三年毕业生生源发展趋势
近三年,我院毕业生生源总数,2019年138人;2020年146人;2021年199人,生源数量逐年提高,2022年毕业生总数将达到288人。
图6 生源数量图
对2021届毕业生3个专业的近三年生源数量变化情况分析,烹饪专业生源上升明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两个专业的生源稳中有升。
图7 近三年各专业人数统计图
(二)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情况
从我院3个专业的近三年就业市场供求趋势来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逐年增加,企业提供的岗位完全能满足毕业生就业;旅游管理专业供求基本平衡。
(三)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从我院3个专业的近三年就业率情况来看,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6%以上,逐年递增。
表8 各专业近三年就业率
旅游与烹饪学院
2021年11月17日